为什么要研究像鱼一样的机器人?

2021-03-08 17:14:06 609

仿生机器鱼,不仅仅长得像鱼,还有跟鱼相似的功能,而且在集体行动时也涌现出集群现象。北京大学工学院谢广明团队,基于人工侧线系统的仿生感知技术,让仿生机器鱼能够感知周围流场环境的变化,从而估算自身与流体的相对速度,以及和同伴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。

为什么要研究像鱼一样的机器人?

仔细想一想,地球是个水球,70%被水覆盖,这个水世界的主宰是谁呢?其实是鱼类,鱼类适应水环境。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,经过不断的淘汰,到现在人类命名的鱼也超过3万多种,而且还不断有新的物种被发现。这些鱼形态各异,有的适合在浅滩;有的可以深到几万米;有的机动灵活;还有的可以长途奔袭游上万公里。

正是因为鱼有这些优点,引起了我们科技工作者的注意。希望以它们为师,去研究、将来制造像鱼这样的机器。我认为,水下仿生机器人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,应用前景非常广泛。同时,水下环境非常复杂,仿生鱼在水下的供能、通信等方面的能力非常有限。我们的目标是研究出机器鱼群,所以既要注重单体的研发,也要注重群体技术的研发,我们希望机器鱼群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。
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3205845866@qq.com